【中国信息报】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开展经济优化理论创新——陈木法院士访谈

发布者:杨婷发布时间:2024-01-16浏览次数:10

   中国信息报1月16日报道我校陈木法院士专访,报道内容如下: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开展经济优化理论创新

——陈木法院士访谈

本报记者关逸民

  “我现在基本上都在徐州的办公室,除了会议和外出,你们随时可以找我。”约访陈木法院士前,记者忐忑了很久,寥寥片语一下打消了先前的顾虑。

  2014年前后,一篇题为《网络引领的教育新变革》的网文在多个网络平台不胫而走,身为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的陈木法先生收获了大量粉丝。

  陈院士感到很高兴,因为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开始认识数学、学习数学、探索数学。

  他愿意给科学带来热度,但不想自己变成公众注意的焦点。他认为,搞基础研究的,就要耐得住坐冷板凳,淡泊名利。而他真正关心、甚至倾注心血的,还是基础研究本身。

  “我们急需迈好科学研究第一步,推动基础理论创新,着力打造面向国际前沿、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破解产业发展瓶颈的数学研究高地。”陈木法说。

支持基础研究需要些胆识和勇气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我国面临的很多‘卡脖子’技术问题,根子是基础理论研究跟不上”,强调基础研究要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

  陈木法感触颇深:“国家发展对加强底层基础研究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作为高校科研工作者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在基础研究领域,实现前瞻性、引领性原创成果的重大突破,需要些胆识和魄力。”他说。

  现年77岁的陈木法院士,2019年11月受聘担任江苏师范大学数学研究院首任院长。此前他一直致力于概率论与统计物理的交叉以及与数学其他分支的交叉研究,其成果的原始创新性以及学术价值和应用前景在国内外产生较大影响。

  他所带领的江苏师大研究团队从中国经济优化理论奠基人华罗庚先生的经济优化理论与马氏链入手,对这项理论成果进行了一次修正、一次再更新和五项后续发展,为新的经济优化研究提供了新模型、新工具和新算法。

  “高水平研究团队是基础研究的创新链源头,作为科研人员要敢于从源头和底层解决关键技术问题,担当起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责任。”陈木法说。

  数学作为基础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已进入到诸多领域的第一线,如天气预报、3D打印、微创手术、无人机、人工智能等,引发了多领域的深度变革。但经济学中所使用的数学工具还很有限,以随机数学的方法,分析、挖掘国民经济结构及其各产业的发展特征,是值得开拓的广阔天地。

  陈木法说,经济优化理论的重要突破得益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这项前瞻性研究的部署和支持。而这种资助在当时颇需要些勇气和魄力。

  彼时,江苏师大数学研究院一直密切关注着国家经济领域的现实问题,深入探索新数学工具和相关算法在中国还是个新生事物,陈木法团队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推动随机数学与经济优化理论交叉的前瞻研究,是一门探索经济运行动态过程的新学科。

解决重大科学问题离不开学科交叉

  醉心于寻找或发展研究无穷维数学工具,让陈木法深刻感受到:注重基础研究,不能只埋头苦干而不抬头看路。一定要坚持自己的方向,不能一味跟着别人跑,要认清自身能够实现突破的优势领域。

  2021年1月,由江苏师范大学陈木法院士团队申报的课题“随机系统稳定性、速度估计和算法”“华罗庚经济优化的数学模型”等,正式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立项资助。

  “这次重大项目课题的获批,极大提升了学校基础研究源头创新能力。”陈木法说,学术突破的关键是,研究团队将随机数学应用于投入产出理论实证研究,并形成了经济优化全新理论。

  “学科交叉往往有利于综合性地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陈木法说,一旦找到制约发展的关键技术瓶颈和国家在战略领域的急需环节,做出原创性、引领性、颠覆性的突破,就能带动其他相关方向和领域共同发展,最终实现整体超越。

  以经济优化新理论课题为例。华罗庚先生为提升国家经济建设水平,花费二三十年心血摸索出“一论双法”,“一论”即是经济最优化理论,“双法”就是统筹法和优选法。当年“双法”可谓家喻户晓,“一论”未得以实践和普及、新一代更是知者甚少。

  陈木法说,用数学方法研究经济,为我国经济发展、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等提供数学上的分析参考,建立一整套为经济发展服务的、有纵深的方法,这是华先生所开辟的研究方向,是交叉研究的典范。

  我国的经济优化理论起源于华罗庚先生。他对于这个理论的根本性贡献在于,从数学上给出了可计算的、唯一的经济平衡解,失去平衡时间的估计以及各种调整方案,可惜这一理论尚不完善,也没有高效算法的支撑。

  陈木法解释道:“已有的投入产出理论从本质上不同于华先生的优化理论,所以华先生只用经济优化理论来加以表述,好处是避免不必要的误解。”这也为此后他的团队在这个理论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奠定了基础。

基础理论研究唯有大胆突破创新

  网上一次无意搜寻,查到华罗庚先生早在1985年完成的专著《计划经济大范围最优化数学理论》,由此陈木法重新开启了一段艰难的追寻之旅。但陈木法说,越是艰难,就越不畏挫折,敢于从新的角度思考问题。

  直到2021年10月,陈木法院士带领江苏师大研究小组逐步完成了关于华氏经济优化理论的进一步修正与更新以及后续发展。作为华先生基础数学工具的补充,陈院士求寻多年,引进了随机数学方法,将经济模型优化理论的研究转化为随机数学(马氏链)的研究,先得出充分性证明,最近又获得必要性结果,前后经历了34 年。

  新的经济优化理论在产品等级排序与分类方法、经济系统稳定性、经济预测与调整、经济结构优化等四大方面取得突破,并成功应用于时间跨度近30年我国国家级投入产出表的分析,验证了理论成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历时几十载、三代科研人深耕不辍,我国经济优化理论的基础研究水平不断提升,筑牢了创新发展的根基。

  万河之水始于源。“现在我们越来越认识到,基础研究是学科发展的根本源泉和原始动力,理论创新唯有从源头入手,才能真正提高研究能力和水平。”陈木法说。

  在国家层面,陈木法院士呼吁,要加强基础研究的顶层设计,改变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同时在重大理论突破成果的应用上提供更持续稳定的支持。“比如,将经济优化新理论成果在经济普查等一些重大国情国力调查的后期数据开发上加以深入推广,加大理论创新成果的转化运用,尽快服务于高质量发展。”

报道网址链接:

http://www.zgxxb.com.cn/pc/layout/202401/16/node_01.html#content_37461